《迟来的告白》¶
记得曾经有一个采访,问道“你觉得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什么?”嘉宾们纷纷给出各种答案。那时我的脑海中也闪现过无数的发明,诸如蒸汽机,电机,计算机等。直到一个嘉宾给出一个简短的回答,“爱”。我内心一颤,然后放弃了脑海中那些发明,认同了这个答案。毕竟,谁能否认爱的伟大呢?
后来我思索良久,难道没有第二件东西可以与爱媲美吗?看过这本书之后,我才渐渐发现,原来爱可以办到的事,恨和伤痛也可以办到。正如作者站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影院回答着那些提问时,才突然发现,原来除了爱能跨越国界之外,伤痛也能。
原来,恨也能使人坚强,也能使人直面生活中所有不如意,也能使人相互理解,甚至也能使人善良。
这是一本讲述爱和伤害的书,并没有风花雪月的文字,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,唯有作者如日常对话般娓娓道来自己的生活。是的,《迟来的告白》是作者和作者母亲之间的告白。
作者出生在一个并不美好的家庭。父亲赌博,将挣来的钱全部投入赌场。甚至打骂母亲,逼母亲交出钱。终于一天,母亲忍无可忍,带这两个女儿逃离了家庭。三个人便开始了艰难的生活。
这样的故事仿佛电视剧中经常发生。我们能想象母亲和女儿对父亲恨之入骨,逃离家庭之后彼此依靠,日子慢慢好转。而父亲的结局应该不会太好。是的,现实正如这般,父亲最后自杀,母女三人日子渐渐好转起来。然而现实没有这般简单,隔阂,伤害深深刻在母女三人的心上。
就像《挪威的森林》中所言,“死并非生的对立面,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”父亲的死并没有让母女释然,而是成为内心中永远的一条疤。
母女在平时的生活中默口不提那条疤,但却时时刻刻受到疤的影响。
母女之间另一个隔阂,来自于母亲是一个同性恋。母亲有众多的女朋友,可以很悉心体贴地照顾她们,甚至超过自己的女儿。在这样的情景下,女儿内心的疑问越来越大,母亲究竟爱我吗?
对自己的不闻不问,甚至和女朋友说自己不是亲生的,是领养的,这样的母亲究竟爱自己吗?
母亲对这个问题沉默不语,一直没有回答。
“你爱我吗?原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不是肯定句,也不是否定句。而是一段很长很长的感叹句。”
作为读者,只能从作者对生活的描述中,寻找蛛丝马迹了。
读完全书,惊叹于作者家庭的坎坷,惊叹于那些伤害与恨,惊叹于存在这个家庭中若隐若现的爱。但是最惊叹于作者能以如此平和的口吻,将伴随一生的伤害和爱讲出来。
是要经历多少时间的洗刷,心理的成长,才能将一切释怀。
最后,正如作者所说,“从来没有谁来教过我们,其实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去爱人,与被爱。”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,反思自己。其实我们有更好的方式爱人,与被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