凶手的推理¶
不知不觉中,这几个月里,我变化了很多。甚至自己都未曾觉察。
当自己踏足所谓的人工智能领域,便常常思考什么是人工智能,怎样做人工智能。然而想法大多数是荒谬的,或者是前提假设根本就是错的,或者是整个推导过程没有意义。
如是,这一段时间,我花大量时间在没有结果的事上。就像望穿了自己的一生,在人类的历史中飘零,没有结果。又或者闪烁着自己的光,痛快爱,好好活。
可是,即使在这些没有结果的事中,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,常常有所收获,甚至偶然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,自娱自乐。在反思中,反思的反思中,人总会莫名奇妙地陷入哲学问题。可能这就是称哲学博士的原因吧。
冯友兰说,在西方人的眼中,中国人是奇怪的,中国人没有信仰,大部分是无神论者,中国人每天的生活就像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,从简单的吃穿到权力地位。从这方面想,中国人确实悲哀,在将死之时,回首一生,看到的只是追求这些物质,却不能明白生活的意义。而似乎发展了几千年的宗教成了西方人的精神追求,成了他们的生活意义。
一边孜孜不倦,一边心安理得。花开两朵,天各一方。
然而冯友兰眼中的中国人是有精神追求的。他说,即使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,他们还有超越宗教的哲学。在漫漫一生中,总会思考到我存在的意义。思考这世界从哪来,通向何方。即使这些问题没有答案,但单单思考这些问题便是人类的一种进步。
就像青蛙不再给你寄明信片,而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,只是为了给你寄明信片?思考自己身处的世界从哪来,通向何方。
然而我们知道,青蛙是不会思考这些,但我们会。所以很多人认为,在面对人工智能时,人总是高一等的,因为人有哲学。即使机器比人跑得更快,即使机器能比人更快得解方程,即使机器能比人更好地识别图片,它们都只是机器,默默地给人干活罢了。
但如果有一天,机器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形式,不过是一堆硬件或一堆代码。人会怎么办,是兴高采烈地庆祝我们创造的奇迹,还是暗自伤悲,机器都能洞察到自己的运作,人什么时候才能掌握自己的运作,彻底地掌握神经系统的每次运作?
还有无数的问题。然而,现在我们连如何判定机器意识到自己存在这件事都不知道。之后的讨论似乎是枉然的。也许机器根本不会有这种意识。正如人不会意识到自己语言体系之外的。
诸如此,无结果的讨论。
好了,下面进入正题。
看了《明星大侦探》,最近几天终于开始亲身体验一把。然而第一局就抽到凶手。于是便有了这篇凶手的推理。
我才发现凶手的乐趣也是使用推理来隐藏自己。其中有很多困难的问题。假如我们考虑只使用已有的信息得到最优的隐藏策略。通常可能不会有最优解,但我们可以通过两两比较,得到一个最优决策面。
对于这个问题,输入是侦探游戏的规则,自己的剧本,输出是自己最优的策略。这个最优策略可以形式化为在哪部分说谎,以及如何说谎。
但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十足困难的任务。现阶段应该设计不出这个程序。主要的困难在于:
-
文本的理解就是第一道坎;
-
逻辑的设计,如何进行推理;
-
这个推理不是确定性的,存在一定的概率性。一部分是由于自己剧本不完整,不能完全确定其他人的动作。另一部分是在之后破案过程中,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。
-
等等。
我想,大体上文本的第一步理解基于现在深度学习中的文本理解。第二部的逻辑可以在一阶逻辑这方面进行发展。最后的决策应该基于现在的规划算法。但在规划的基础上需要大量考虑概率性。每个层次的实现都有巨大的困难。
不知道有生之年这样的程序会不会诞生。
不妨想一想如果这样的程序诞生,我们如何对该程序评价呢?它达到强人工智能了么?它有意识了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