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2019年10月02日

转眼70年,又是一年国庆

  下意识将标题输入为《关于国庆》,然后一看历史记录,我在三年前就用过这个题目。随着博客文章越来越多,起名字也成为一件困难的事。

  实际上,不光是起名字,最近的博客周更给了我很多压力。本来以为是因为懒惰而没有周更。想着勤快一点,每周用一两个小时写一篇博客也不是什么难事。然而我发现,这不是懒惰的问题,而是精力的问题。一周七天,有六天我的脑袋里都在模拟原子弹爆炸,第七天突然要写个博客,然而脑袋里空空如也,像原子弹爆炸完的一片死寂。

  归根结底,生活没那么有趣,平平淡淡,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东西。

  归根结底,懒,每天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再没有激情去探险。

  在过去,我总是懒的心安理得,拿庄周,陶渊明等作比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似乎是一种不错的生活状态。如今,我总听到一些声音,“你们要为两个一百年而奋斗啊。”“你们要肩负起复兴中华的责任啊。”“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,你们一定要珍惜啊。”

  “也可以适当休息休息。”

  我们如机械零件,被社会这台机器运转着。每当动力不足的时候,就要看看这台机器生产的产品,多么伟大的产品,于是我们有更足的动力去生产。

  又或是看下其他机器,发现逊色不少,便有更高的自豪感。也许别人不是机器,我们只是强行将他们看作机器进行比较罢了。

  就这样,这一代人在小时候经常被教育“要为自己活着,学习不是为了老师,不是为了家长,而是为了自己”。后来便成了“活着不是为了自己,要为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学习”。如此,年轻人度过了一段十足迷茫的时期。一方面,他们不知道生命的意义,另一方面,他们不知道如何生活。他们只能踏上巨轮,信奉着“船到桥头自然直,车到山前必有路”,走一步,看一步。而这巨轮要去何方,要航行多久,一概不知。

  于是,对未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过去的后悔与遗憾。

  这可能是前一段时间噩梦的原因,原本以为自己知晓一切,并坚定着走着,突然发现知晓的一切可能只是幻象,自己对真理一概不知,哪里有什么正确的道路。继而认真回想,发现自己走过的路,大多是自己下的圈套。

  将自己一步步引入深渊的,正是自己。

  周更博客,亦是自己逼迫自己。

  所以想与自己和解。其实很多事情没有必要,很多事情无所谓。

  所以可能要放弃周更博客了。

  (说了一大堆,就是想为懒找个借口…)


  不过之前挖的坑还是要填上。《同桌的你(上)》都一年多了,还没有写(下)。最近新开的系列《旁边》,想写点大学生活,不知道要写多少篇。《返程》还有一篇(下),讲述生活在科技时代人如何在没有科技地方生存。《拜师》是一个科普系列,尝试在这个系列中,把自己的科学观重建。

  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些坑填上。

  国庆快乐。